股票资金杠杆 平安健康开启新篇章:深耕管理式医疗,有望加速盈利上岸
发布日期:2024-07-24 09:58 点击次数:91
平安健康全力冲刺盈利上岸。
3月19日,平安健康发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平安健康实现营业收入46.74亿元,虽然与2022年相比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体毛利率较2022年提升5.4个百分点,达到32.3%,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47.6%至3.35亿元,2023年下半年的调整后净亏损不到6600万元,有望加速盈利上岸。
平安健康资深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臧珞琦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我们公司盈利上岸是战略落地的财务表现,而并不是降本增效短期的一些措施所达成的结果,也更不是平安健康最终的目标。”
2021年,平安健康正式启动了深化战略2.0,聚焦战略业务,精简掉战略协同性不足、高投入低毛利的业务。经过约2年的调整后,2023年平安健康已经完成了业务结构的调整,凭借丰富的支付方资源,广泛的服务供应商网络、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强大的平安生态资源等核心竞争优势,落地管理式医疗战略,深耕“家庭医生”“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枢纽建设,形成“3+2+3”模式,即3大管理式医疗支付方、2个服务枢纽、3大O2O服务。
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李斗在上述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一直以来,平安健康秉承构筑专业医患桥梁,用心守护全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心怀让每一家企业拥有幸福职场,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专属医生,让每一位用户拥有平安健康的企业愿景。平安健康持续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为客户带来省心、省时又省钱的用户价值。”
管理式医疗是必然选择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玩家”进场,其中既有创业型的新企业,也不乏互联网龙头企业、医药零售企业等跨界进入互联网医疗赛道。尽管这些企业拥有不同的背景和基因,但在商业模式上却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互联网医疗的一个理想模式是形成“医药、医疗、医保”的闭环,但现实是,由于医疗和医保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企业普遍依赖“卖药”作为主要盈利模式。
随着竞争者增多,医药电商这一低毛利业务利润空间可能被进一步压缩,行业面临内卷式竞争。因此,探索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企业当前共同的挑战和课题。
对于平安健康来说,背靠平安集团是最独特,也是最重要的优势。平安集团作为保险行业的龙头,赋予了平安健康在F端(综合金融业务)和B端(企业端)的基因优势。
2021年10月22日,平安健康正式宣布战略2.0升级,聚焦管理式医疗模式。所谓管理式医疗指的是,医疗支付方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旨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服务提供方、患者(参保人员)以及管理式医疗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回顾平安健康近年来的一系列业务调整,都一再强调与平安集团的协同效应。凭借丰富的F端商保、B端企业资源,实现F2C、B2C路径,触达C端个人用户,通过一站式、全流程、主动式的健康管理服务,达成用户的留存、转化和裂变。
F端业务一直是平安健康的基石业务,平安健康与平安集团寿险、产线、健康险、银行等深化协同,丰富产品和服务矩阵,对“保险+医疗健康”等产品进行升级。比如2023年,平安健康写手平安人寿升级了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新增了家医会员权益,以此作为用户服务和运营的枢纽,打造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验,不断提升用户使用率和满意度。
B端的企业健康管理业务被定位为增长业务,也是战略2.0深化的重要战略布局。平安健康通过充分挖掘平安集团的企业客户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从健康风险预防到医疗服务协助等全方位服务。
两大核心枢纽,拆解健康管理难点
在管理式医疗模式中,存在着多方角色,要在保证参保客户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达到降低费用的效果并不容易,需要管理式医疗组织拥有深厚的资源积累,并且具备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
平安健康选择以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为核心枢纽,深化用户运营,链接更多覆盖广、性价比优的“三到”网络服务商,为用户提供专业、便捷、高质的全程一站式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
家庭医生会员制一直是平安健康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满意度达到85%左右。
但我国存在医疗资源整体不足,且分布不均的特点。且受限于种种条件,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互联网医疗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痛点。
截至2023年底,平安健康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近2500位名医专家,满足用户全场景、多层次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平安健康围绕8大专科建立了23个专病中心,打造专科专病标准化诊前、诊中、诊后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全病程精细化管理。
在O2O服务网络方面,平安健康持续深化完善“三到(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一站式的履约体系。截至2023年底,平安健康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药店达23万家,在271座城市实现1小时送药;合作的医疗服务供应商合计近10.3万家,合作体检供应商超2000家。
2023年,平安健康家庭医生会员覆盖持续提升,达到1300万人,用户使用频次较2022年提升了0.8次,达到3.7次。在养老管家方面,2023年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54个城市,累计近10万人获得平安管家服务资格,管家服务满意度服95%。 平安健康总裁吴军指出,这部分客户付费意愿以及能力较高,2023年ARPU就达到了近1600元,将为平安健康的长期增长贡献新动能。
双向赋能,协同效应凸显
管理式医疗模式的落地,给平安健康财务报表带来的正向影响是直观的。
启动战略2.0升级以来,平安健康的亏损在持续收窄,距离盈亏平衡的目标越来越近。2021-2023年,平安健康净亏损从15.38亿元大幅收窄至3.23亿元,毛利率水平从2021年的23.3%上升至32.3%,增长9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医疗服务板块毛利率达到40%,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高盈利能力收入占比提升。
平安健康通过将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或权益与保险业务协同的方式,持续挖掘集团金融业务的客群,进一步转化为平安健康的客户,提升用户黏性;另一方面,B端业务的探索,也深化了与集团渠道的企业客户的合作。
2023年,平安健康F端战略业务实现收入22.01亿元,同比增长14.8%,下半年环比上半年增长4.5%;B端战略业务实现收入10.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2%,下半年环比上半年增长40.1个百分点。
财报数据显示,平安健康2023年的战略业务付费用户已经达到3200万人,同比增长10.7%,其中,F端战略业务的付费用户数约2630万人,同比增长6.7%;B端战略业务的付费用户数超过510万人,同比增长75%;B端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达到1508家,同比增长54%。
随着业务基本调整完成,进一步资源聚焦战略业务发展,平安健康逐渐度过了转型的业绩“阵痛期”。
平安健康总裁吴军对时代财经表示,平安健康与平安集团的密切协同是一种双向赋能。“平安健康通过与寿险、产线、健康险、银行等开展‘产品融合’‘权益采购’‘增值服务’等创新业务模式,可获得来自B端、F端大量的客户推荐,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高品质、一站式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和认可度,从而增加复购,将金融的低频变为医疗健康的高频服务。”
吴军指出,目前平安健康对平安集团客户资源的渗透率仍然较低,累计的企业客户数在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渗透率只有2.7%,拓客空间很大。“未来公司将采取双轮驱动,一方面持续扩大新增付费用户数的规模,另一方面还将快速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会员运营体系,通过核心枢纽平安家医股票资金杠杆,为这些存量会员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优质的‘三到’服务,提升他们的使用习惯和频次,持续增强复购率、推荐率以及ARPU值。”